褚 健 :过去几年,全球化让我们获益匪浅。因此,我们应该更有信心迎接新的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最有可能将我们的梦想变成现实。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非常有创新意识,官方的数据表明:中国的企业中,70%的创新来自民营企业,另外的30%大部分来自于外企。未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更需要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创新。在过去30年,我们的合作创新和良性竞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如同菲尼克斯电气在中国30年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这种合作和创新的成果。中控过去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但近年来开始走向国际化,在日本、新加坡和欧洲等国家陆续建立了研发基地。我们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一定带有中国特色,我相信,这种特色一定也是全球化的。全球化是无法阻挡的。
武 钢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最为齐全,占据了约50%~60%的全球零部件供应份额。全球最著名的供应商,如菲尼克斯电气、西门子等在中国都有着极具规模和创新能力的产业。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能够发展,取决于其背后的产业链。
一方面,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政策非常鼓舞人心,我们吸引了全球很多优秀的零部件供应商前来中国创业和创新。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非常开放,对全球技术创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上个月,我们的一些德国同事来参观中国公司的工厂,在车间里看到了许多创新的工艺和设计,他们询问能否可以拍照,我们的工程师和企业领导都欣然同意。这种开放表现出了一种中国公司的自信。我们希望营造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和大家共同推动全球化。
顾建党 :过去30年,全球的供应链都集聚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产业的成功。对于菲尼克斯电气来说,我们扎根中国30年,已经成为了集团在海外最大的竞争力中心。
现在新的变化已经开始,分流的趋势正在发生。在如今的大环境中,中国市场和团队依然有自信能够成为最具成本效益和竞争力的制造基地和供应链基地。但是同时,供应链的安全性、ESG和区域化服务等因素则更加重要。我相信这些变化将会对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企业家不能让最小概率的担心来主宰决策,更不能因为看不见的焦虑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过去不投入,今天就没有收获;今天不投入,明天就没有未来。投资中国是菲尼克斯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感谢菲尼克斯电气集团的股东和管理层的信任,我们相信我们能够为新的变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